经济学院-陈瑞华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3-09 导师主页
陈瑞华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经济学院
产业经济学
经济发展与安全、一带一路
chenruihua@nankai.edu.cn

陈瑞华(1974-),男,汉族,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发展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安全、一带一路。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译著20余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向中央和地方先后提交并被采纳咨政报告10余篇。先后创办慕峰论坛、帕米尔公益论坛,及南开大学经济发展与安全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喀什大学),倡导建立中巴经济走廊智库合作机制、中巴经济走廊产业联盟、帕米尔公益联盟,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曾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等多项荣誉奖励。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以下课题项目:

北戴河新区南戴河片区城市更新数字文旅项目可行性研究,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管委会,2025。

发扬民爆精神,促进行业安全发展(课题编号:EXPL-QYWH-2024-008),中国能建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

期货品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编号:21BJY059),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课题项目,2023。

喀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空间构建(课题编号:21BJY05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023。

中巴经济走廊与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XJEDU2022Z0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战略发展项目,2022。

基于脱贫攻坚实践的南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研究(课题编号:21BJY059),新疆社科基金项目,2021。

中巴经济走廊与新疆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1002),新疆智库项目,2021。

新疆南疆农村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逻辑、机制与政策(课题编号:xjkx-2021-0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科技咨询项目,2021。

应用型经管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ZH-2021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21。

 “一带一路”倡议下金融支持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学会课题,2020。

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的评价与创新发展研究,国家统计局喀什调查队课题,2020。

喀什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中共喀什地委课题,2020。

新疆大数据和共享经济发展研究,喀什大学课题,2020。

中外利率市场化与流动性风险研究,爱知大学中国交换研究员项目,2018。

中心商务区大宗商品产业园发展规划纲要,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课题,2017。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创新研究,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改革办)项目,2017。

专业交易商自律管理问题研究,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研究计划,2015。

期货客户交易行为分析系统,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

大宗商品场外市场运作机制及期货子公司参与期现两市场模式研究,上海期货交易所研究课题,2014。

期货现货对接研究,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研究课题,2014。

MIG金融地产模式研究,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决策咨询课题,2014。

中国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及其优化研究——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视角,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2012。

期货市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1。

期货市场服务天津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实证研究,天津市金融工委系统重点调研课题,2011。

期货市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研究,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2010。

信息经济学的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学教育中的地位,南开大学教学改革专项,2008。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先后发表以下论文:

Writing a call option to hedge inventory overflow risk[J].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2025. Doi: 10.3934/jimo.2025047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探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1):1-9

美国金融制裁对目标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俄罗斯的例证[J]. 欧亚经济,2024(5):1-20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4(3):12-19

基于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中巴民心相通新格局构建[J]. 南亚研究季刊,2024(2):142-160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基于“五通”机制的分析[J].上海经贸大学学报,2024(1):23-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型企业脱困研究——以湖南华菱钢铁集团为例[J].银行家,2023(6):106-109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体系构建、实践与高质量发展[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3(3):37-43

新发展格局下中阿巴互联互通与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J].伊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5-21

Central Asia-South Asia Connectivity Building an Upgraded Version of the CPEC[J]. Pacif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23(1):9-12

数字货币的本职与职能——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16-126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J].Journal of Pakistan-China Studies,2022.Doi: https://doi.org/10.55733/jpcs.v3i1.47

中国金融周期的测算与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22(1):24-30

货币投向与经济周期形成机制再认识[J].中国证券期货,2022(1):4-9

新疆公益慈善事业融入第三次分配进程助推共同富裕[J].喀什大学学报,2022,43(1):115-120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沿线省市产业结构优化[J].南开学报,2022(2):170-18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疆融入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J].喀什大学学报(维文版),2021,42(01):77-86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Liberation: Analysis on Bank Liquidity Cre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2021,V2(4):70-7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高质量发展[J].喀什大学学报,2021,42(03):117-120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应用型经管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喀什大学学报,2021,42(02):91-95

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评估与改进[J].喀什大学学报,2021,42(01):30-35

企业创新对IPO抑价和IPO后长期绩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第1期,2021-03-25

“一带一路”倡议中部节点省市物流网络结构构建[J].喀什大学学报第5期,2020-10-30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性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第6期,2019-12-25

《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1992)》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J].喀什大学学报,2019,40(5):96-101

基于遗传算法的SABR模型对上证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拟合优化的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9(4):56-64

IPO与可转债打新收益的比较及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9(3):65-75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Bank Risk Taking and Liquidity Cre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ese Exchange Scholars,2019(1):1-21

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创新与自律管理:理论、特征和模式[J]. 中国证券期货,2018(6):80-89

期货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吗[J]. 中国证券期货,2018(5):12-17

期货价格、通胀预期与经济政策调控——基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8(4):21-29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与定价效率——关于我国豆油期货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8(2):34-40

株潭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报告[J].学习与研究,2018(1):64-67

走出一条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J].新湘评论,2018(1):64-67

“锈带复兴”的国际经验借鉴——对“新东北现象”的思考和求解[J].人民论坛,2015(11):139-141

客观看待我国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特殊性[N].期货日报场外市场版,2014-12-30

介机构滞后导致场外市场发展缓慢[N].期货日报场外市场版,2014-10-21

中介机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N].期货日报场外市场版,2014-10-14

推进我国大宗商品场内外市场对接[N].期货日报理论版,2014-06-16

我国期货立法问题探讨[N].期货日报理论版,2011-12-19

美元走势进入相对平缓波动期[N],期货日报理论版,2009-08-21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安排构想[J].特区经济,2008(7):22-24

我国乡镇财政状况与农民负担关系探悉,《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2):88-91

对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中经理人法律地位的分析和比较[J].特区经济,2002(8):47-49

论我国资金同业拆借市场的法律规范建设[J].工业技术经济,2002(3):41-43+92.

经济利益主体的存在原因及其特征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1(12):88-91

先后出版以下专著、译著、教材:

陈瑞华译,施瓦格期货分析全书(共3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6月。

Erkin Baidarov andGulnar Shaimergenova, Xinjiang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 Between the Past andthe Future”,(Chen Ruihu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Area of the Silk RoadEconomic Belt in Xinjiang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KazakhstanEconomic Cooperation), China Studies Centre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December15, 2023

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作者),能化期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12月。

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作者之一),金属期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12月。

金融国民教育丛书编写组编(作者之一),农产品期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12月。

韩雷明、陈瑞华译,克罗期货技术分析新指南(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

马刚、吴守祥主编(作者之一),期货与期权投资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

中国期货业协会著(作者之一),中国期货业发展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年9月。

陈瑞华、贾秋翌译,期货交易准则(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陈瑞华、李婷婷译,期货交易终极指南(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中国期货业协会编(作者之一),期货及衍生品分析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5月。

李宝伟、张云、刘通午、陈瑞华著,货币、金融信用与宏观流动性,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3月。

孙金帅、陈瑞华、曲万成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市场微观结构特征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陈瑞华译,期货交易策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陈瑞华译,职业期货交易者,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

中国期货业协会编(作者之一),期货投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1月。

张仁德等著(作者之一),新比较经济学再研究与构建——评西方比较经济学危机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

中国期货业协会著(作者之一),中国期货业发展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0月。

段文斌、陈国富、谭庆刚、陈瑞华著,组织、激励与制度—对非价格机制的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7月。

陈瑞华译,经济学原理(上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何自力等著(作者之一),公司治理:理论、机制和模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成思危主编(作者之一),开放的中国经济安全和世界经济稳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万成林等编著(作者之一),《营销商务谈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韩良等编著(作者之一),《〈证券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

韩良等编著(作者之一),《〈银行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

先后提交以下咨政报告:

巴基斯坦的***政策及***关系新动向,专题报告,2025。

发扬民爆精神,促进行业安全发展,专题报告,2025。

美金融制裁升级***的威胁及对策[R].专题报告,2024。

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法》争议***的战略机会.专题报告,2024。

加快构建多维度品种风险监测体系.专题报告,2024。

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中巴经济走廊及其战略外交:挑战与机遇.专题报告,2024。

2024年美国大选对***局势的影响及应对.专题报告,2024。

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的负面舆情及应对,专题报告,2024。

从TTP到BLA: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隐忧,专题报告,2024。

关于巴基斯坦国内大选的情势分析,专题报告,2024。

民心相通,厚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专题报告,2023。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如何体现我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专题报告,202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与***的对策建议,专题报告,2022。

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各界热烈反响,专题报告,2022。

关于***工作组***议题的建议,专题报告,2022。

***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专题报告,202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融入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专题报告,2021。

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与***的对策,专题报告,2021。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创新调研报告,专题报告,2018。

走出一条以产业链协同驱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关于加快株潭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专题报告,2018。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南开111.jpg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津南校区图书馆2.jpg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南开大学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19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6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


南开花季1.jpg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20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85人、硕士生导师783人,教授898人、副教授857人。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有在校学生31418人,其中本科生17005人,硕士研究生10299人,博士研究生4114人。有网络专科学生40230人,网络本科学生73029人。


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9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7个(培育基地1个、备案基地6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天津市高校智库8个,天津市社科实验室5个,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111商学院22.png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6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3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7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5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2019年,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2018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


南开花季2.jpg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立足“四个服务”职责使命,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若干高层次交叉科学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南开大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注重培育优良校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成长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推进“南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创业计划落地。大力开展“师生同行”社会实践,搭建师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互动平台。南开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3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以及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韩国SK集团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国际大学联合会(IAU)、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活动,进一步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机构的实质性、深层次合作。


 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美国科学院院士蒋-卡洛·若塔、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摩斯·居达·福克曼、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美国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罗伯特·恩格尔、巴里·詹姆斯·马歇尔、托马斯·萨金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blob.png

 

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


展开更多

南开大学奖助体系.jpg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