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张建磊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6-30 导师主页
张建磊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与识别,强化学习与人工智能,仿生动力学,集群博弈与控制
jianleizhang@nankai.edu.cn

博士招生专业

1
人工智能
2026
1
学术型博士
群体智能算法、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招生信息

1
人工智能
2026
2
学术型硕士
图像检测与识别,群体智能算法
2
人工智能
2025
2
专业学位硕士
群体智能算法,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张建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务部副部长,自动化系副主任。2013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GF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长期资助下,申请人多年从事无人集群系统研究,涉及到的研究问题包括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群体智能中的视觉信息处理等。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授权专利12项。荣获202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促进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25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排名第一)。中国海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多自主体控制学组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智能物联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发改委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人工智能专家、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5-202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8-2020);

主持先进技术项目(2023-2026);

主持应用科技重点项目群项目(2022-2025);

主持应用科技智能创新基金项目(2021-2023);

主持应用科技项目重点项目(2023-202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2021)。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

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请浏览 http://jianleizhang.net

主要从事多机器人系统群体智能算法、水下机器人、模式识别算法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无人机集群、多机器人系统、电力信号智能处理、水下智能声呐信息处理等方向。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近100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第一完成人)。

近期部分代表论文

[1]  X. Yu, B. Su, Z. Wang, J. Zhang, etc, Cognitive Robotics: Enhancing Multirobot Target Search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Through Adaptiv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中科院大类一区,2025

[2] Z. Wang, X. Pu, Y. Li, J. Zhang, Mean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Algorithm for Pursuit Strategies in Three-Body Confronta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中科院大类一区,2025

[3]Z. Xia, J. Li, W. Jiao, J. Zhang,G. Xie, WFC-BSN: Wavelet fusion-based conditional blind-spot network for self-supervised forward sonar denoising,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中科院大类一区,2025

[4]J. Li, W. Jiao, J. Zhang, M.Cao, A lightweight detector for small targets using forward-looking sonar in underwater search scenario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中科院大类一区,2025

[5] A. Li, G. Wei, J. Zhang, etc.Deep-learning based autonomous-exploration for UAV navig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中科院大类一区,2024

[6] H. Wei, J. Zhang, etc.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Reciprocity with Directional Interactions , 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的A类期刊,社会计算顶级国际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2024. 

[7] H. Wei, J. Zhang, etc.Moral Preferences Co-evolve with Cooperation in Networked Populations,演化计算领域顶尖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中科院大类一区, 2024

[8] Q. Fang, J. Zhang, etc. Decentralized Game-based Auction Algorithm for Scheduling Robotic Chargers to Service EVs with Uncertain Demands,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 中科院大类一区, 2024

[9] H. Wei, J. Zhang, etc.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reciprocity on networked populations. 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中科院大类一区, 2024

[10] W. Jiao,  J. Zhang, etc. Open-set recognition with long-tail sonar image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中科院大类一区, 2024

[11] X. Pu, C. Zhang, J. Zhang,Multi-target real-time path planning using double adaptive a algorithm.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中科院大类一区, 2023

[12] L. Zhao, R. Li, J. Han, J. Zhang, A 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based Method for Multidifferent-target Search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中科院大类一区, 2023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南开111.jpg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津南校区图书馆2.jpg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南开大学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19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6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


南开花季1.jpg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20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85人、硕士生导师783人,教授898人、副教授857人。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有在校学生31418人,其中本科生17005人,硕士研究生10299人,博士研究生4114人。有网络专科学生40230人,网络本科学生73029人。


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9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7个(培育基地1个、备案基地6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天津市高校智库8个,天津市社科实验室5个,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111商学院22.png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6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3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7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5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2019年,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2018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


南开花季2.jpg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立足“四个服务”职责使命,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若干高层次交叉科学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南开大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注重培育优良校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成长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推进“南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创业计划落地。大力开展“师生同行”社会实践,搭建师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互动平台。南开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3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以及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韩国SK集团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国际大学联合会(IAU)、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活动,进一步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机构的实质性、深层次合作。


 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美国科学院院士蒋-卡洛·若塔、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摩斯·居达·福克曼、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美国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罗伯特·恩格尔、巴里·詹姆斯·马歇尔、托马斯·萨金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blob.png

 

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


展开更多

南开大学奖助体系.jpg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