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李宝伟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21 导师主页
李宝伟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经济学院
理论经济学
货币与金融经济学
libaowei@nankai.edu.cn

男,(1974-06),2005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2008年12月被聘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4月任经济学系副主任,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货币与金融经济学研究。在宏观流动性和金融危机方面,已经出版专著3部;翻译教材3部,参与翻译专业著作1部;出版专业教材5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报纸发表文章50多篇,包括:货币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不稳定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银行流动性、金融杠杆问题、宏观审慎监管等。同时,长期从事社会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涉及: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问题,乡村振兴问题等。

获得2023年11月获得南开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南开大学2019年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20年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和2020年本科百项一等奖;2018年获得天津市和南开大学校级教学团队奖: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2017年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育人突出贡献奖。

2024年11月获得“师生四同”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南开大学师生同行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8月份获得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执笔人排名第二);2022年获得天津市民盟参政议政优秀个人表彰;2021年南开大学党委和团委组织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师生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南开大学十佳指导教师;2020年民盟天津市委承担天津市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发展智慧医疗,提升城市健康管理水平》,2021年7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宝伟老师获得民盟天津市市委会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表彰。

代表性科研成果:

1.  《债务-美元国际货币霸权体系的支柱及优势——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24年02期;

2.   《中国金融周期的测算与研究》,金融发展评论,2022年1期。

3.  《流动性调控有效性比较分析: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管理科学,2019年。

4.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政策利率传导的时变特征分析——基于TVP-VAR模型的检验》,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年。

5.   《明斯基融资类型、金融不稳定和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年5期。

代表性著作与教材:

1.   《货币与金融经济学:基础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021年11月。

2.  《货币、金融信用与宏观流动性》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年。

3. 《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l 2021年3月参与执笔天津市民盟委员会“智慧医疗”已经提交民盟中央,作为民盟中央向全国政协两会汇报的5项提案之一,受到民盟中央和民盟天津委员会表扬。

l 2018年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指标体系

l 2018年防范化解股市风险有关问题研究

l 2019年福田区金融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及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

l 2018年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运行发展评价研究》

l 2020年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

l 2020年参与深圳市福田区完成金融十四五规划,已完成。

l 2019年天津市和平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参与,主要执笔人,已完成。

l 2016年承担天津市和平区金融十三五规划,已完成。

l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新华社总社提供的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和中国对策的研究,受到新华社总社表扬和感谢,本人获得2012年南开大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l 2014-2015年,执笔的天津市市委重点调研课题《科技性中小企业融资增信与融资创新研究》,最终成果获得天津主管副市长批示,转化成果上报全国政协,央行等有关机构给了详细回复。

l 2017年参与执笔的《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课题,获得天津市政协2016年度优秀专题调研成果三等奖。并被报送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个人提案。

l 2017年执笔的民盟天津市委调研课题《关于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家货币金融合作的建议》,经由民盟市委会转化为报送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个人提案。

l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新华社提供的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发展和中国对策的研究,受到新华社有关部门表扬和感谢,本人获得2012年南开大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l 本人在英国访问期间,参加的诺丁汉大学2011年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发言,从中国学者视角解读全球失衡和金融危机根源,阐述了中国应对政策,引起较大反响,获得好评。

l 2014年9月赴美参加第12届国际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年会,并在会议上作了关于经济金融化和宏观流动性的专题发言。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金融改革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来自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经济学家,2021年2期。

2.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和货币金融优势探究》,政治经济学评论,第4期,2020-07-09。

3. 《美国经济或进入新一轮衰退》,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4-08。

4. 《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在经济和金融危机分析中研究进展综述》,政治经济学季刊2020年4期。

5. 《科研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分析》,未来与发展,2019-12-15。

6.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GMM分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11-27

7. 《流动性调控有效性比较分析: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管理科学,2019-09-20。

8.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政策利率传导的时变特征分析——基于TVP-VAR模型的检验》,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8-29。

9.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及监管——基于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西南金融,2019年6期。

10. 《明斯基融资类型、金融不稳定和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年5期。

11. 《后凯恩斯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原理与方法——兼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1期。

12. “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与影子银行: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经验证据”,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年第5期

13. 货币功能在虚拟经济条件下的嬗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1期, pp 76-80, 2015/1/25.

14. 李自磊; 张云; 李宝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6期, pp 80-84, 2013/11/25.

15. “Types of financing, 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第二届南开-格拉斯哥国际会议论文,2017年9月。

16. 2016年4月“Shadow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stability”,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2016年中日政治经济学国际他研讨会。

17. 2014年9月“Finacialization and Macro-liquidity risk”,第12届国际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参加会议并发言。

18. “The deindustralization and Excessivefictitiousness”, EI全文检索,ICETC会议, 2011年7月。

19.‘Expansion of global liquidity:influence and Evolution--The impact of Chinese currency on the 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英文,2011年8月参加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研究国际论坛,该论文被选入大会论文,作者在会议上作演讲和交流。

20. “The deindustralization and Excessivefictitiousness”, EI全文检索,ICETC会议, 2011年7月

21. 《美国金融自由化与经济虚拟化》开放导报 2010年1期。

22. 《现代金融危机的演进与政府干预深化》经济学家 2009年7期。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南开111.jpg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津南校区图书馆2.jpg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南开大学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19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6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


南开花季1.jpg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20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85人、硕士生导师783人,教授898人、副教授857人。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有在校学生31418人,其中本科生17005人,硕士研究生10299人,博士研究生4114人。有网络专科学生40230人,网络本科学生73029人。


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9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7个(培育基地1个、备案基地6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天津市高校智库8个,天津市社科实验室5个,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111商学院22.png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6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3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7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5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2019年,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2018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


南开花季2.jpg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立足“四个服务”职责使命,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若干高层次交叉科学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南开大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注重培育优良校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成长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推进“南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创业计划落地。大力开展“师生同行”社会实践,搭建师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互动平台。南开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3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以及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韩国SK集团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国际大学联合会(IAU)、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活动,进一步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机构的实质性、深层次合作。


 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美国科学院院士蒋-卡洛·若塔、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摩斯·居达·福克曼、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美国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罗伯特·恩格尔、巴里·詹姆斯·马歇尔、托马斯·萨金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blob.png

 

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


展开更多

南开大学奖助体系.jpg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