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现任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学学会理事;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专著《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2020年获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还曾获省部级奖励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
1、教育部“九五”重点教材立项《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合作项目。
2、天津市“九五”社科项目《20世纪世界文化》,合作项目
3、古代以色列宗教史论。1999年“中流-喜马拉雅研究基金”资助基金,独立项目。
4、古代以色列历史观念研究。2001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独立项目。
5、宗教与文学系列论文研究项目。2002至2003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立项。
6、希伯来文学与文化。2004年度南开大学教材立项。
7、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负责人。
8、古代犹太教与以色列民族国家政治关系研究。2005年度天津市社科项目。项目负责人。
9、古代以色列宗教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神话研究。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10、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负责人。
一、主要著作(个人专著、译著、主编著作):
《探赜索幽——谈希伯来文学与西方文学》(独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7月。
《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独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5月。
《弹拨缪斯的竖琴:欧美文学史传修订版》(上中下三卷),主编。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欧洲近现代文学艺术史论》(合著,第一作者),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古代以色列历史文献、历史框架、历史观念研究》(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潘神之舞》(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欧美文学史传》(上下册)。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0世纪世界文化》(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侵入者》(译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
《爱的祭司——劳伦斯传》(译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
《耶路撒冷三千年》(译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7月。
《剑桥插图宗教史》(译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
《世界经典抒情散文选集》(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
《世界经典爱情中短篇小说选集》(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
《千树中最娇——欧洲现代主义诗歌评析》(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圣经的故事》(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圣经文化与文学——纪念朱维之教授百年诞辰论集》(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二、教材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西方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外国文学史》(东方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十一五”规划教材)。第四版主编之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4版。
《外国文学通识》。副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世界文学简史》(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三、代表性论文(发表于包括《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在内的各种学术期刊,具体刊名、发表时间可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
《从希腊艺术的美学特征看其永久性魅力》
《心理刻画的成功之作——《为了一夜之爱的心理描写》
《简析荒诞派戏剧的社会意义》
《文明与人的悲剧性冲突:论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D.H.劳伦斯创作主题的发展和演变》
《论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的创作及其在中国的接受》(英文)
《从「赵式孤儿」到「中国孤儿」:两种思想和艺术的对话》
《理性、信仰、宗教》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文学》
《论以色列君主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观:从资料构成、史书编集到观念的形成》
《特质、文本与主题:希伯来神话研究三题》
《略论天津近现代史上的犹太人与犹太社区》
《走下毗斯迦山: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回顾与沉思》
《诗学与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运动评析》
《骑士文化与<亚瑟王之死>》
《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以中国文革小说与美国犹太裔作家大屠杀后意识小说为中心》
《文本的结构与圣经作为文学的阐释——以〈约伯记〉为例》
《影响与超越——希伯来神话的文化品格与民族特质》
《神话与历史的对应——美索不达米亚神话意象在大卫王权崛起中的回响》(译文)
《古代以色列民族律法观念下的王权特征》
《历史叙述、人物塑造与话语权力:文化诗学观照下的扫罗与大卫王形象》
《希伯来族长故事的文化诗学意义与叙述模式》
《语词、意象结构与民族意识:解读希伯来圣经[诗篇]第23》
《希伯来圣经中的“公义”观念》
《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文化语境与希伯来智慧文学》
《从“独白式”对话到“他者式”对话: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话语逻辑》
《古典时代与东方文学研究中的古典学品质与方法——以古典希伯来文学研究为例》
《20世纪外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方法反思》
《<八月之光>:宗教多重性与民族身份认同》
《形式主义的“语言学转向”与技术自律》
《论比较文学中的纵向发展研究与横向发展研究》
《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部的文学与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C.S.路易斯神话思想探析》
《希伯来诗歌的形式特征与<诗篇>的结构特点》
《D.H.劳伦斯与犹太神秘主义》
《作为一种文化诗学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出埃及”叙述的史诗性品格与叙事策略》
《<路得记>与<以斯帖记>的历史文化意蕴与诗学风格》
《“内外结合”的有机整体观》
《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犹滴传>的叙事结构与意义》
《处境、问题与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对话意识》
《神话叙事与一神信仰同构的希伯来神话文本》
《性别与暴力:希伯来文学中的女性暴力者形象》
《互文叙事与被解构的“作者”》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南开大学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19万平方米。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办学。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专业学院26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20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85人、硕士生导师783人,教授898人、副教授857人。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有在校学生31418人,其中本科生17005人,硕士研究生10299人,博士研究生4114人。有网络专科学生40230人,网络本科学生73029人。
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9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7个(培育基地1个、备案基地6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天津市高校智库8个,天津市社科实验室5个,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6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3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7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5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2019年,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2018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
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立足“四个服务”职责使命,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滨海开发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津南研究院、统计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是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的实施,积极推动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和若干高层次交叉科学中心建设,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南开大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注重培育优良校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成长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办“创业班”,推进“南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创业计划落地。大力开展“师生同行”社会实践,搭建师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互动平台。南开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3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以及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韩国SK集团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FPU)、国际大学联合会(IAU)、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活动,进一步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机构的实质性、深层次合作。
南开大学先后授予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经济学家扬·米尔达尔、美国科学院院士蒋-卡洛·若塔、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摩斯·居达·福克曼、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美国莱斯大学校长李达伟、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等10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罗伯特·恩格尔、巴里·詹姆斯·马歇尔、托马斯·萨金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著名作家金庸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