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畅
浏览量:400   转发量:1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文学院
  • 所属专业: 新闻传播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先后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古代政治思想史、现代新闻传播思想理论研究。有专著《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多元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中国文学思想史· 宋代文学思想史》。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社会科学战线》、《南开学报》、《当代传播》等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另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读书》、《书屋》、《散文》、《今晚报》等发表随笔、评论、散文、杂文300余篇。1993—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访问进修;2004年,应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汉学研究中心之邀,进行学术访问;2009年应美国迈阿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邀,前往调研、访问、讲学。2010年至2011年,在韩国水原大学中文系任教一年。

 

■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网络媒体与社会思潮,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 主讲课程 儒道经典选析(博),古代文学思想史专题(博),传播学理论基础(硕),社会心理学(硕、本),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 Field English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硕、本)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2012 —— 2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编号:12BZW014。经费15万元。进行中。

2. 2010 —— 2012: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第五种权力与公民社会建设》,项目号:AS1007,经费3万元。已结项。

3. 2008 —— 2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子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状况分析研究》。已结项。

4.2008 —— 201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心理新闻研究》。经费0.8万元,已结项。

3. 2004 —— 2007 :《心君同构意识研究》,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的关系研究》子课题。经费3万元,已结项。

5.2001 —— 200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负责“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晚唐诗歌”、“中晚唐散文”。已结项。

6.1990 —— 1998:《清文海》,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第五册、第六册、第二十册、第二十八分册主编。已结项。


研究成果

 ■ 学术著作

1· 《多维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理论新探》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年05月

2· 《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03月

3· 《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4· 《中国文学思想史·宋代文学思想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06月

    

■ 散文、杂文集

1· 《走读韩国》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06月

2· 《传播:故事与思维》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3·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年04月

  

■ 选注、译注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晚唐诗歌、散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08月

2·《何逊集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12月

3·《王维诗歌译注》(合注) 四川巴蜀书社, 1989年10月

  

■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 25篇

1·《开展异态传播现象研究的构想》,《当代传播》,2014年6期

2·《比喻延伸与范式转换》,《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4期

3·《不确定新闻与不可靠叙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4期

1·《纸质书籍的生存与消亡》,《书屋》,2013年6期

2·《语言修辞与思想修辞》,《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1期

3·《从传播学的几个发现看创新思维素养》,《当代传播》,2013年2期

1·微博问政、治理转型与“零碎社会工程”,《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4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2(7)全文转载)

2·微博问政的多元学理角度观照,《当代传播》,2012年3期

1·《南京!南京!》:大国心态的视角,《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4期

2·“心理事实”与“心理新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4. 2010年20期《新华文摘》摘要转载

3·从“新闻心理”到“心理新闻”,《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5期

1·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中州学刊》,2009年1期

2·“裁判员困境”与“第三方”入场,《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4期

3·“山寨文化”三题,《当代传播》,2009年4期

4·作为“他者”的第五种权力,《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0期

5·从“在场困境”到“缺场悖论”,《广州大学学报》, 2009年12期

1·陌生人社会与陌生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1期

2·裸露性传播的学理角度观照,《当代传播》,2008年1期

3·网人合一·类像世界·体验经济,《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2期

4·“第二人生”与虚拟自我,《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从Web1.0到“Web3.0之路,《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Web2.0时代的“网民议程设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08年8期全文转载)

7·虚假议程设置:从“倒萨”到“涉藏”,《当代传播》,2008年5期

8·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新闻价值观,《文学与文化》,第八辑,2008年6月

1·传统回归与“两级传播”,《当代传播》,2006年5期

 

 ■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思想史专业论文 42篇

1·《庄子》“卮言”辨析,《南开学报》,2017年01期

 

1·若即若离与唯务折衷:从社会距离看刘勰文学思想的形成,《文学与文化》,2012年2期,2012年6月

2·速老与不朽:曹丕著述思想的文化心态剖析,《文学与文化》第十辑,2009年12月

3·三不朽:回到原始语境的思想梳理,《文学遗产》,2004年5期(《新华文摘》2004(23)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2)全文转载)

4·论刘勰首倡合南北文学两长,《文学遗产》,1999年6期

5·王船山诗歌美学三题,《文学遗产》,1985年3期

6·广义的物色态度与萧统的编篡思想,《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6期

7·文官政治·书卷风流·人文气象,《南开学报》,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0(10)全文转载)

8·盛唐之音生成的审美契机《南开学报》,1997年1期

9·论何逊诗的清美及其在文学史上地位,《南开学报》,1989年3期

10·从曹丕到刘勰:批评者的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

11·春秋意识与传统诗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

12·《文心雕龙》:贵器用与重风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0(7)全文转载)

13·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3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9(11)全文转载)

14·论刘勰的南北文学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6)全文转载)

15·格物致知:理学认识论与文艺审美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1年9期全文转载)

16·老庄哲学与船山美学的思想渊源,《学术月刊》,1985年10期

17·王船山现量说对传统艺术直觉诗论的改造,《江汉论坛》,1984年10期

18·社会心理与文学风貌《读书》,1987年8期

19·书不可玩《读书》, 1984年7期

20·老成·平淡·以清为美:宋人审美趣味丛谈,《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2期

21·宋人二元心态及矛盾互补理论范畴,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二集》

22·宋代文人心态的二元格局管窥,《洛阳师专学报》,2001年4期

23·老成 —— 宋人的审美追求之一,《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1期

24·论宋代文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淮阴师院学报》,2001年3期

25·从“睹物兴情,更向篇什”看萧统的著述思想,《沧州师专学报》,2000年4期

26·萧统文学观的审美角度观照,《淮阴师院学报》,2000年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1(10)全文转载)

27·从屈原到宋玉的审美嬗变,《苏东学刊》,2000年1期

28·由《程器》观《风骨》,《洛阳师专学报》,2000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3)摘要转载)

29·从《物色》测析昭明对刘勰的“深爱接之”,《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1期

30·《文心雕龙》 :尚北宗南与唯务折衷,《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期

31·警悟与赏玩 :萧统与刘勰著述思想的分野,《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3期

32·舒愤与警悟 :司马迁与曹丕两种著述不朽类型,《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4期

33·由“悲凉”看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1期

34·楚辞悲秋与建安悲凉,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

35·《物色》—— 南国美学之花,《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1期

36·南风北土差异的文学审美价值,《天津师专学报》,1998年4期

37·明稿本明诸名人尺牍,《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2期

38·清康熙刻本宝纶堂集,《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1期

39·论王夫之的文艺鉴赏观,《船山学报》,1987年2期

40·王船山艺术思想成因初探,《船山学报》,1986年1期

41·论家庭环境对王船山的影响,《船山学报》,1985年1期

 

 ■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业论文 13篇 

1·中国古代文化罪错思想初探,《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1期

2·述而不作与官本位文化基因,《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2期

3·心君同构:作为一种思想史现象,《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5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政治学》2004(12)全文转载)

4·述而不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6期

5·中国哲学的公私之辨《南开学报》,2003年3期(《光明日报》2003年8月28日摘要转载)

6·感官与心灵:中西方的不同命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

7·问题滞后与思想原创短缺,《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1期(《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摘要》2004(2)转载)

8·《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商略,《史学集刊》,2004年1期

9·“自环为厶,背厶为公”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2期

10·先秦“尚大”思维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5期

11·思想力问题与述而不作传统,《人文杂志》,2002年5期

12·司马迁、曹丕、萧统三人著述思想比较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1期

13·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1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历史学》2001(8)全文转载)

■ 译文

1·《英语世界隐私观念研究综述》,《南开学报》,2005年1期。原作英文,作者杜博妮教授,时就职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汉学研究中心

2.  The 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onarchism During the Warr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Winter 2013–14/ Spring 2014. 原作中文,作者刘泽华教授,论文题目《战国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理论的发展》,原载于《学术月刊》,1986年12期。译后发表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当代中国思想》2014年春季号。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