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邓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1986年获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教授。
《天津社会改造中的党与阶级阶层关系研究(1949-1957)》,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DJ011 ),
(已结项) 主持人
《社会身份与厂内机制:建国十七年天津工人研究(1949-1966)》,教育部2010年规划基金项目
(10YJA770010)(已结项) 主持人
《政权建设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中共华北根据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 (07JJD840188)(已结项) 主研
《中国农村派研究》,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J02003) 独立研究
《20世纪冀中农村社会的变迁》,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00501066)(已结项) 独立研究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教育研究》,河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S007001)(已结项) 独立研究
《近代冀中农民经济行为分析》,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SKY2004007)(已结项) 独立研究
《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DJ008)(已结项)主研
《晏阳初与中国农村教育改革》,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主研
《直系军阀与华北社会》,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项) 主研
《保定军校研究》,河北省教委项目(已结项)主研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天津社会改造中的党与阶级阶层关系研究(1949-1957)》,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DJ011 ),
(已结项) 主持人
《社会身份与厂内机制:建国十七年天津工人研究(1949-1966)》,教育部2010年规划基金项目
(10YJA770010)(已结项) 主持人
《政权建设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中共华北根据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 (07JJD840188)(已结项) 主研
《中国农村派研究》,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J02003) 独立研究
《20世纪冀中农村社会的变迁》,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00501066)(已结项) 独立研究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教育研究》,河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S007001)(已结项) 独立研究
《近代冀中农民经济行为分析》,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SKY2004007)(已结项) 独立研究
《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DJ008)(已结项)主研
《晏阳初与中国农村教育改革》,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主研
《直系军阀与华北社会》,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项) 主研
《保定军校研究》,河北省教委项目(已结项)主研
《卢作孚与民生公司》, 《经营与管理》 1989年第11期
《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 《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 1990年第7期全文转载
《卢作孚之企业家管理素质论要》, 《重庆社科科学》 1990年第4期
《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人事管理》, 《重庆社科科学》 1992年第4期
《论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 《抗日战争研究》 1999年2期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学校奴化教育》, 《日本问题研究》 1999年2期
《论保定军校与“保定军校生现象”》, 《民国档案》 1999年3期
《穷途末路——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的前前后后》, 《文史杂志》 1999年5期
《中央军委与平津战役》, 载《西柏坡研究论文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论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 《史学月刊》 2000年2期
《货币史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钱票》, 《亚洲钱币》(新加坡) 2000年第2期
《论1946年的反美扶日运动》, 《历史教学》 2000年4期
《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学生状况初探——以天津工商大学学生为例》,《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年第3期
《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评介,《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年第4期
《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简评,《历史教学》 2001年第6期
《民生公司的人事管理》, 载《卢作孚追思录》 重庆出版社 2001年版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年增刊
《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特殊形式——论晋察冀边区的冬学运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的深刻反省》,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文革史学”探微——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文摘报》 2002年12月29日摘编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增长的一个例证:清末民初定县粮食产量的考察》,《河北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疫病及其防治》,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中国乡村建设思潮的个案解析:论“定县主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史》 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从都市到乡村的历史性跨越: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演进考略》,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论近代定县农民耕地之不足》, 《河北秦皇岛教育学院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
《五口之家:近代冀中定县农村的家庭规模》,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近代皖北丧葬风俗述论》,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年第4期
《觉醒:民国“新女性”婚姻家庭观之嬗变——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城市女性的调查展开》,《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主持的晋陕农村调查》 , 《抗日战争研究》 2008年第1期
《探思北洋军阀兴衰的历史》 , 《中国图书商报》 2008年5月13日
《人命关天:近代开滦煤矿矿难的救助与治理》,《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另一种视野:民国时期国外学者与中国农村调查》,《文史哲》 2009年第3期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史》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
《“三位一体”: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构成及职能》,《抗日战争研究》 2011年第3期
《新旧交替时期天津工人的政治学习运动》,《河北学刊》 2013年第1期
《建国初政治认同的构建——以天津搬运工人为例(1949--1956)》,《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4年第2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主导下妇幼保健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基于天津的考察》,《河北学刊》 2015年第2期
《新中国成立后李富春工业建设思想述论》,《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3期
《抗战教育史上的两次“小长征”——“湘黔滇旅行团”与“青年纵队”的“西迁”和“东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6 期
《论李富春的改善民生思想(1949--1975)》,《新中国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第十七届国史年会论文集》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8年
《蔡畅心目中的毛泽东》,《百年潮》 2018年第9期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
《从世界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主体方面的重要论述》,《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年第5期
《论新时代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取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年第3期
《习近平关于扶贫脱贫问题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
《1950年新<婚姻法>的推行及其影响——基于天津的考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
《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经营管理》,《傅尚文先生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9年7月版
《刘少奇与统购统销政策》,《兰台世界》 2015年第10 期
《新时代于扶贫脱贫问题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新时代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20年12月版
《从五部日记看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主流知识精英之反应》,《河北学刊》 2021年第2期
《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边区乡村妇女政治动员考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
《“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简介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3年第2期
《论习近平关于人民信访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意蕴》,《学习论坛》 2023年第1期
《论陕甘边红军的革命日常》,《军事历史研究》 2023年第1期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地雷战》,《军事历史》 2023年第2期
《以历史主动精神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
《学思并重 知行合一——关于陈伯钧的研究综述及经验启示》,《党史博采》 2023年第5期
《近代以来“纸老虎”概念的渊源流变、话语构建和多重运用》,《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3期
《新文化史视域下中共革命史研究的十大议题》,《中共党史研究》 2023年第4期
《“南开魂”:从南开新剧团看抗战时期南开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展开》,《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意蕴与价值》,《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23年11期
《高阳织布业的乡村工业化实践研究(1929—1937))》,《城市史研究》第47辑
《中共早期特派员群体的历史考察(1924—1927)——以豫陕区委为中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
《新时代以来延安时期中共党报党刊史研究的重要议题》,《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4年第4期
《舞台革命:1927—1934年的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