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徐曼
浏览量:170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 所属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 邮箱 : xuman@nankai.edu.cn
  • 工作电话 : 022-2350257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徐曼,1989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负责人。曾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政治理论课教师、高等教育(本科)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名师示范思政课”、宝钢优秀教师奖、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南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南开大学卓越教学奖、南开大学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南开大学“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十佳课题指导老师、南开大学优秀本科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南开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教育部示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天津市思政课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承担本科生《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及研究生《中国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史专题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史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刘师培与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 南开大学校内青年项目,主持。

2.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2005年教育部规划项目,主持。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资源库建设, 教育部重点项目,参与。

4.“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2008年南开大学教改项目,主持。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多媒体课件’研究制作,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主持。

6.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天津市2012年度教育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主持。

7.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天津市201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调研课题,主持。

8.“公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主持。

9.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天津市2013年教育系统调研课题,主持。

10.高校学生思想理论学习状况调查研究,南开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主持。

11.实用主义德育观在近代中国:从理念到运行,2013年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资助项目,主持。

12.“公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14年南开大学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主持。

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2014年南开大学教改项目,主持。

14.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2014年度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课题立项,主持。

15.多样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南开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主持。

16.基于媒介生态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主持。

17.多样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015年天津市社科院核心价值观项目,主持。

18.高校学生思想理论学习状况调查研究,2015年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主持。

1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爱国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主持。

2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南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15年教师发展项目,主持。

21. “讲一练二考三”教学模式在“思想道理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研究,南开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主持。

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2017天津市思政课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精品课程项目,主持。

23.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17南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主持。

2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多维审视,2018教育部示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主持。

25.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2018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主持。

26. 基于O-AMAS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效教学研究,2019年南开大学教改项目,主持。

2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南开大学 2020 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项目,主持。

2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建设研究,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南开大学 2020 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持。

29.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2020年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主持。

30.“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20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四史”专项重点项目,主持。

31.“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 主持。

3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建设),主持。

3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以南开大学为例,2022南开大学第二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课题,主持。

34.中国近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变革发展研究,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主持。

35.南开大学初创时期(1919—1949)女子教育中爱国主义传承研究,南开大学第三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课题,主持。

36.拔尖创新人才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为例,南开大学 2024 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改革项目),主持。

研究成果

一、著作、教材

1.《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生》,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参编。

2.《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参编。

3.《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独撰。

4.《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合著。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辅助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主编。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辅助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主编。

二、论文

1.《严复与天津》,《洋务运动在河东—河东政协文史资料》1994年12月版, 第七辑。

2.《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的建制》,《历史教学》1996年第10期。

3.《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南开周报》2001年11月2日。

4.《关于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几点思考》,《纪念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建设五十周年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蔡元培与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4期。

6.《杨昌济德育思想初探》,《道德与文明》2002年增刊。

7.《简论法律与道德的互动趋同关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8.《近代留美生留学特点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9.《梁启超与西方伦理学》,《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4期。

10.《近代留美生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11.《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先进文化》,《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论文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2.《梁启超伦理思想述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8期。

13.《明清之际知识分子观念的变革》,《中华社科论坛》2003年第4期。

14.《梁启超伦理思想述论》,《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月版。

15.《留美生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学术论坛》2005年第4期。

16.《中国近代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启示》,《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

17.《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前沿》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

18.《王国维传介西方伦理学述评》,《南开学报》2005年第4期。

19.《严复在津活动考》,《许昌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20.《刘师培与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学术论坛》2007年第12期。

21.《关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2.《李大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理论月刊》2008年第2期。

23.《论西方伦理学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及影响》,《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4.《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教育与现代化》2009年第2期。

25.《“五四”后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途径考略》,《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6.《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7.《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南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3 期。

28.《清代意识形态宣教途径及特点》,《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9.《关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2期。

3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3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评价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年第3期。

32.《元代意识形态宣教途径及特点》,《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33.《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34.《严复伦理思想探析》,《理论月刊》2011年第5期。

35.《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特点及影响》,《历史教学》2011年第12期。

36.《在“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2期。

37.《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宣传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38.《环境正义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39.《环境道德建设述评》,《求知》2013年第11期。

4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求实》2014年第5期。

41.《中国学者建构近代伦理学的学术努力》,《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4期。

42.《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

4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与途径》,《求知》2014年第7期。

44.《南开“公能”育人模式探索与研究》,《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年第3期。

45.《‘公能’校训与‘公能’素质教育》,《南开‘公能’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46.《多样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

47.《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求知》2015年第11期。

48.《教育应注意培养青少年的生命主体性》,《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年第3期。

49.《高校学生思想理论学习状况调查分析》,《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年第3期。

50.《道德教育如何用好新媒体阵地》,《人民论坛》2017年5月上(特刊)。

51.《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位考察》,《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52.《互联网治理新战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22日。

53.《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探析》,《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年第6期。

54.《思政课要展现新气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7日。

55.《主要矛盾蕴含的辩证统一观》,《求知》2018年第2期。

56.《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

57.《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举措》,《人民论坛》2018年第7月(下)。

58.《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有效引领进路》,《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59.《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求知》2019年第2期。

60.《打好“后扶贫时代”脱贫攻坚战》,《人民论坛》2019年3月(下)。

61.《高“经济情商”的生成逻辑与培育之道》,《人民论坛》2019年12月(下)。

6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

63.《全媒体时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境遇与对策 》,《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9期。

64.《新时代互联网治理思想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65.《摒弃地方主义凝聚抗疫共识》,《人民论坛》2020年第8期(第3月中期)。

66.《战“疫”中为何强调坚定“四个自信”》,《人民论坛》2020年5月(下)。

67.《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人民情怀》,《求知》2020年第9期。

68.《培育文化自信与引领社会思潮的耦合关系及其运行理路》,《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 期。

69.《“后真相”时代社会思潮的“真相”合谋及其应对》),《理论导刊》2021年第7期。

70.《恩格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时代启示——基于《德国农民战争》的文本分析》,《理论研究》2021年第5期。

71.《“四史”融入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教育评论》2021年第9期。

72.《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73.《“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内在逻辑、教学理念和实践策略》,《中国大学教学》2022年第6期。

7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 的展开、张力及优化》,《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

75.《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与众的德法共治》,《求知》2022年第12期。

76.《数字化改革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本成效、践行理念与实践经验——以浙江省为例》,《新经济》2023年第7期。

77.《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光明日报》(光明时评),2023年11月20日。

78.《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在机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7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6期。

80.《“课程思政”政策何以成为国家行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81.《“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三重逻辑》,《教育评论》2024年第8期。

82.《数智时代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的价值、特质与实践进路》,《思想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