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詹志辉,博士,IEEE Fellow,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会士,2024年全职引进为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英才教授(天津市顶尖科学家工作室)、博士生导师,IEEE计算智能学会杰出青年奖获得者(全球每年遴选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Elsevier计算机学科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人工智能处重点项目、优青项目和面青地项目)、广东省首批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特支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曾获省级自然科学奖、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首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IEEE计算智能学会全球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现任天津市顶尖科学家工作室副组长、IEEE广州分会会员发展委员主席、中国图学学会图学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CCF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青工委常委、CAAI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CAAI智能自适应协同优化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CAA)青工委委员和CAA自适应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进化计算、群体智能和大模型。目前已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共发表(录用)论文26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的计算机领域顶尖国际期刊论文90余篇。论文近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18000次(Google Scholar),其中包括SCI引用超过10000次。先后入选ESI高被引(全球影响力排名前百分之一)和ESI热点(全球影响力排名前千分之一)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
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正面评价和应用推广。被包括蚁群算法创始人(Dorigo)、禁忌搜索的创始人(冯诺依曼理论奖获得者,Glover)、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IEEE模糊系统先驱奖获得者,Pal)、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Pedrycz)、IEEE Fellow等著名学者评价为“令人鼓舞的成果(encouraging results)”;被欧洲航天局(ESA)的航天与物理学家唯一推荐为航天设备参数优化新方法;2篇论文被IEEE计算智能学会作为“计算智能出版焦点”进行了推介;多篇论文多次/持续入选IEEE Popular Article榜单;被报道由航天局科学家应用到彗星探测器和月球探测器等航天器的质谱仪参数优化设计中;同时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芯片设计、生物医学、物理光学、化工生产、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众多领域的优化问题中,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詹教授担任国际学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SCI,IF=16.497,JCR一区)、 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SCI,JCR-Q1, IF=5.300)、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Systems(SCI,IF=8.7,JCR一区)、IEEE 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Neurocomputing(SCI,IF=5.719,JCR一区)、Memetic Computing (SCI,IF=5.900,JCR一区)和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的Associate Editor,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CI, IF=4.996, JCR-Q1)的客座编辑(Guest Editor),并获邀出任国际学术会议ICIST 2025、MiTA 2024、SSCI 2023、UIC 2022、ICIST 2022、ICACI 2021/2019的程序主席、ICCR 2022的出版主席、ICICIP 2018的宣传主席和ICIST 2017的SpecialSessions主席等,AAAI 2018/2017、GECCO 2020/2017、ICSI 2016、TAAI 2015、SMCE 2015、ICSI 2015、ICSI 2014、APSCC 2014、TAAI 2014、TAEA 2013和CCDM 2014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是进化计算和群体智能领域权威国际会议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WCCI 2014/2016)和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CEC 2025)的Special Session Proposer。获邀在AIHCIR 2023、ICCBDAI 2022、ICCR 2021、ICRAE 2021、CSCW 2020、NCE 2019、DEOTA 2018、HCP 2018、IWIOSC 2017、BIC-TA 2016、ECOLE 2015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
2025年秋季入学招收博士生3人(目前已录取2人,包括南开大学数学强基计划直博1人、天津大学硕士申请考核1人)
2025年秋季入学招收硕士生3人(目前已录取保研硕士生1人)
欢迎有意向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算法研究,特别是对进化计算、群体智能、集群博弈、大模型等方向有兴趣的同学来信咨询。同时,也请有意向的同学先关注实验室研究成果中感兴趣的论文,先精读其中一篇,最好能够复现其中一篇论文,然后我们可以在面试中更好地相互了解。
招生要求:诚实、认真、敬业、乐群、有学术追求和学术抱负,有志于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产业贡献智慧!
============================================
詹志辉教授作为通讯作者指导的部分学生(在读期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 2015级直博生刘晓芳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5篇,现为南开大学副教授
◆ 2015级直博生王子佳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5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ACM广州分会优博),现为广州大学副教授
◆ 2016级直博生陈宗淦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3篇(广东省优秀博士研究生、ACM广州分会优博),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 2017级博士生张欣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3篇,现为江南大学副教授
◆ 2018级直博生黎建宇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10篇,现为南开大学讲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提名)
◆ 2019级直博生邬晟豪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3篇,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
◆ 2020级直博生蒋怿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5篇,现为韩国汉阳大学博士后
◆ 2021级博士生杨奇特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5篇
◆ 2022级直博生洪骏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1篇
◆ 2020级硕士生刘思晨、吴丽娇,各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2篇
◆ 2021级硕士杨家权,2020级硕士生高敏,2019级硕士生简俊荣,2018级硕士生周淑姿、梁迪,各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1篇
◆ 作为通讯作者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进化计算领域顶会论文5篇
◆ 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学术比赛,获得“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一等奖”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等
◆ 作为指导老师指导本科生获批“攀登计划”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和多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 IEEE Fellow
◆ 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AAIA Fellow)
◆ IEEE计算智能学会“杰出青年奖”获得者(每年全球遴选一位)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教育部青年学者
◆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和年度科学影响力双榜单)
◆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年-2023年连续10年)
◆ 省自然科学奖
◆ 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 首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获得者
◆ 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 (MIR) 年度最高被引论文奖
◆ IEEE TEVC和MIR等学术期刊Outstanding Associate Editor Award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