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高通
浏览量:678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法学院
  • 所属专业: 法学
  • 邮箱 : gaotong1113@hotmail.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法学博士,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研究。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等项目,曾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刑事诉讼法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项目情况

1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监察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中的证据双向转化使用研究”(19CFX034)(2019-)

11、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课题“监察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2019-2020)

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证研究”(63192809)(2019-2020)

9、中国法学会2018年部级专项课题(涉台法学研究)“两岸跨境刑事案件证人作证制度研究”(CLS(2018)STZX08)(2018-2019)

8、教育部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刑事陪审员事实认知方式研究:以认知心理学为视角”(17YJC820010)(2017-)

7、天津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人民法院司法责任改革实证研究”(TJFX17-002)(2017-2020)

6、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实证研究”(63172062)(2017)

5、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6年课题“刑事速裁程序实证研究”(AS1602)(2016-2017)

4、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课题“金融犯罪中电子证据规则研究”(2016)

3、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2014年度课题“刑事证据视角下的证券稽查模式优化”(2014)

2、中国法学会2013年部级自选课题“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规范化研究”(CLS(2013)D236)(2013-2014)

1、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报复性起诉研究”(2010)


科研项目

1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监察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中的证据双向转化使用研究”(19CFX034)(2019-)

11、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课题“监察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2019-2020)

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证研究”(63192809)(2019-2020)

9、中国法学会2018年部级专项课题(涉台法学研究)“两岸跨境刑事案件证人作证制度研究”(CLS(2018)STZX08)(2018-2019)

8、教育部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刑事陪审员事实认知方式研究:以认知心理学为视角”(17YJC820010)(2017-)

7、天津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人民法院司法责任改革实证研究”(TJFX17-002)(2017-2020)

6、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实证研究”(63172062)(2017)

5、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6年课题“刑事速裁程序实证研究”(AS1602)(2016-2017)

4、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课题“金融犯罪中电子证据规则研究”(2016)

3、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2014年度课题“刑事证据视角下的证券稽查模式优化”(2014)

2、中国法学会2013年部级自选课题“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规范化研究”(CLS(2013)D236)(2013-2014)

1、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报复性起诉研究”(2010)


研究成果

17、《故意伤害案件中赔偿对量刑影响的机制》,《法学研究》2020年第1期。

16、《两岸刑事司法互助证据的证据能力》,《政法论丛》2019年第3期。

15、《台湾地区刑事再审改革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9年第2期。

14、《美国陪审团事实认知机制研究》,《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6期。

13、《法治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2、《知识产权犯罪自诉制度研究——基于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知识产权》2017年第6期。

11、《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全面审查原则检视》,《法学家》2017年第3期。

10、《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新发展及启示——以2013年3月19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为基础》,《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第3期。

9、《刑事速裁案件的证明模式》,《法学》2017年第3期。

8、《刑事速裁程序证明标准研究》,《法学论坛》2017年第2期。

7、《论海峡两岸刑事案件协助调查取证制度——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第8条为基础》,《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2期。

6、《海峡两岸遣返刑事犯或刑事嫌疑犯程序机制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6期。

5、《论无罪判决及其消解程序》,《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与司法制度》转载)

4、《我国司法行政机关定位的历史变迁与反思》,《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我国台湾地区羁押制度改革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5期。

2、《论恢复性司法模式下被害人的诉讼参与》(第二作者),《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

1、《组建职务犯罪专门侦查机构的设想》(第二作者),《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