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夏炎
浏览量:637   转发量:1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历史学院
  • 所属专业: 中国史
  • 邮箱 : leoxia@nankai.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夏炎,1976年生,天津人,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前期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监事长。日本爱知大学、日本学习院大学客员研究员。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获天津市教学名师奖后备人选(原校级教学名师奖),南开大学第三届“魅力课堂”奖,南开大学第二、第四、第六届宁一弘道奖教金“魅力教师”奖,南开大学第七、第八届“良师益友”奖,南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最佳选手”,第十二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南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社会史、制度史、环境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等多部专著。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2021年,主持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石刻史料所见唐代地方官府与地域社会》(在研)

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唐〈异物志〉整理与研究》(结项)

2010年,主持天津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古华北环境保护与社会生活》(结项)

2010年,主持中央高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中古华北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结项)

2013年,主持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唐代灾害救助实效的历史再书写》(结项)

2006年,主持学校文科青年基金研究项目《中古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研究》(结项)

参与:

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项委托项目《“中华文明史”展览话语体系的新探索》课题组成员(在研)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多卷本〈中国宗族通史〉》子课题负责人(结项)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子课题负责人(结项)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子课题负责人(结项)

2012年,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如何调动本科生学习兴趣——以夏季学期课程体系建设为例》课题组成员(结项)

2010年,教育部马工程教材《中国古代史》项目课题组成员(结项)

2010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华北环境变迁史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协同演化机制的历史考察》课题组成员(结项)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魏六朝的信仰与社会生活》课题组成员(结项)

2007年,农业部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课题组成员(结项)

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中古社会变迁》课题组成员(结项)

2002年9月-2003年9月,参与“中国史学网”项目(结项)


研究成果

主要代表成果

专著: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独著,32万字。

《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2月版,独著,40万字。

主编:

《中古中国的知识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之二》,主编,上海:中西书局,2020年12月,320000字。

《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之一》,主编,上海:中西书局,2019年9月,295000字。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常建华、夏炎主编(第二主编),常建华主编: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346000字。

论文:

《唐前期政治史如何再建构——汪篯先生唐史研究论文学习心得》,胡戟、杜海滨主编:《汪篯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第175—179页。

《北魏洛陽における権貴勢家第宅の奢侈の風と孝文帝の遷都改革》,氣賀澤保規編:《隋唐洛陽と東アジア》,京都:法藏館,2020年12月25日,独撰。(日文)

《唐代后期的长安与传奇小说——以〈李娃传〉的分析为中心》导读,常建华主编:《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第76—83页。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村”》导读,常建华主编:《中国乡村社会史名篇精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第81—93页。

《魏晋南北朝的鞋与人:一项中古日常生活史的建构尝试》,《古典文献研究》第21辑上卷,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年11月,独撰。

《文本中的灾害史:<泗州大水记>与贞元八年水患的别样图景》,《灾害与历史》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7月,独撰。

《试论六朝岭南统治的独特性》,《河北学刊》2018年第2期,独撰。《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杨志玖先生的隋唐史研究:理念与启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纪念文集编辑组编:《杨志玖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独撰。

《士族社会史研究范式重建及其理论意义》,《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1期,独撰。

《中古灾害史研究的新路径: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灾后救济的史实重建》,载《史学月刊》2016年第10期,独撰。《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前凉督护系列军职与安定梁氏考——以〈梁舒墓表〉为中心的考察》,载《早期中国史研究》(台北)2016年第八卷第一期,2016年6月,独撰。

《“北人”“南物”与唐后期南北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南贬北人间的礼物馈赠为中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独撰。《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光明 日报》2016年9月21日14版《理论周刊·史学》“论点摘编”摘录本文摘要。

《环境史视野下“飞蝗避境”的史实建构》,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3期,独撰。《新华文摘》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3月22日“历史学—历史考据”全文转载。

《秦汉时期燃料供应与日常生活——兼与李欣博士商榷》,载《史学集刊》2014年第6期,独撰。

《“附会”与“诉求”:环境史视野下的古代雁形象再探》,载《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独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南开学人新论”观点摘发。

《试论唐后期土贡物产的地方流动——以地方官员的礼物馈赠为中心》,载《史学月刊》2014年第8期,独撰。《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2014年第4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南开学人新论”观点摘发。该文后收录在冻国栋、李天石主编:《“唐代江南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08—319页。

《“霾”考:古代天气现象认知体系建构中的矛盾与曲折》,载《学术研究》2014年第3期,独撰。该文的主要观点以《南开学者考证“霾“字:甲骨文中被认为是不吉的征兆》为题在“中国新闻网”于2014年3月26日首发。此后,该新闻由《渤海早报》、《城市快报》、《每日新报》、《今晚报》等纸媒发出,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60多家网站转载。2015年12月15日,该文的精简版以《古代中国有“霾”吗》为题在“澎湃新闻·私家历史”首发。

《古代山林川泽利用问题再检讨——以“公私共利”原则为中心》,载《安徽史学》2013年第6期,独撰。

《中古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古代环境保护问题再认识》,载《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3期,独撰。

《转凶为吉:环境史视野下的古代喜鹊形象再探讨》,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独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历史与社会(文摘)》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唐代薪炭消费与日常生活》,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独撰。

《魏晋南北朝燃料供应与日常生活》,载《东岳论丛》2013年第2期,独撰。《光明 日报》2013年4月3日《理论·史学》版“新论集萃”摘录本文摘要。

《海贼·地方官·招讨团——唐代国家权力对地域社会的支配与调适》,载《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文集——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华书局2011年8月版,独撰。

《中国古代“菱”认知的生态文化解读》,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独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4期“学术卡片”栏目摘发。

《唐代藩镇问题再认识——以藩镇与州的关系为中心》,载《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独撰。

《试论唐代北人江南生态意象的转变——以白居易江南诗歌为中心》,载《唐史论丛》第十一辑,三秦出版社2009年2月版,独撰。

《从州级官员设置的变动看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九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版,独撰。

《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载《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独撰。

《唐代州政府:司法的重灾区》,载《中外法律文献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独撰。

《中古清河崔氏家传文化研究》,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五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版,独撰。

《试论中古世家大族的华夷观——以清河崔氏为中心》,载《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独撰。

《从刺史的地位看唐代内外官的轻重》,载《唐史论丛》第九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独撰。

《唐代门阀贵族の婚姻関系──清河崔氏を例に》,载(日本)《史滴》第28号,2006年12月,独撰。

《唐代刺史的军事职掌与州级军事职能》,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独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5期部分转载。

《试论唐代的州县关系》,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独撰。《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论唐代版授高年中的州级官员》,载《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独撰。

《隋唐世家大族政治社会地位变迁研究》,载日本《唐代史研究》第7号,唐代史研究会2004年8月版,独撰。

《魏晋南北朝士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载《史学集刊》1999年增刊,独撰。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