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李永胜
浏览量:270   转发量: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历史学院
  • 所属专业: 中国史
  • 邮箱 : liysh657@nankai.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永胜,山西晋城市人,1967年5月生。1989年7月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毕业。2003年1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毕业。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史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交涉视角下清末民国时期外国商标保护的制度和实践研究》,编号:22BZS093.

研究成果

一、专著:

《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二、论文

1、《清帝退位前夕梁启超与袁世凯关系》,《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戊戌后康梁谋刺慈禧太后新考》,《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清政府收回海关权的最初谋划》,《历史档案》2006年第2期。

4、《1902年中葡交涉述论》,《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

5、《1904年中葡交涉述论》,《历史档案》2009年第3期。

6、《列强与1923年中国〈商标法〉之颁行》,《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7、《1907-1908年中德美联盟问题研究》,《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

8、《清末中外商标保护交涉述论》,《安徽史学》2012年第6期。

9、《摄政王载沣罢免袁世凯事件新论》,《历史研究》2013年第2期。

10、《袁世凯被罢与中外报界舆论》,《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11、《〈戊戌纪略〉的刊布与张謇的君宪情结》,《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2、《康梁党人刊布“光绪杀袁遗诏”的历史背景》,《福建论坛》2015年第3期 。

13、《光绪慈禧崩逝后的檄文事件考论》,《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14、《袁世凯罢职后到回籍前活动轨迹考辨》,《史林》2015年第3期。

15、《梁启超劝阻帝制与袁世凯之回应——以梁袁往来书信为中心的考察》,《民国档案》2016年第1期。

16、《梁启超与光宣之交的檄文事件》,《福建论坛》2016年第7期。

17、《民国初年日美两国在华商标权之争——以1915年凡士林商标侵权诉讼案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2期。

18、《光宣之交清廷内部派大使政争史实考辨》,《安徽史学》2018年第4期。

19、《顾维钧与中国留美学生会》,《史学集刊》2020年第3期。

20、《袁世凯〈戊戌纪略〉版本源流及其写作时间考述》,《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1、《从联袁到反袁:丁未政潮前后康梁对袁世凯态度的变化及其动因》,《学术研究》2023年第3期。

22、《两宫崩逝后康梁反对袁世凯活动述论》,《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23、《光宣之交康有为请求美国政府反对袁世凯活动述论》,《史林》2023年第6期。

24、《“秦庭空痛哭”:康有为请求美国政府保救光绪皇帝活动述论》,《四川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