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先后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人才项目,主要研究兴趣为语用学、外语教育学。
个人简介详细信息,请参见学院网页:https://sfs.nankai.edu.cn/lm2/list.htm。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级]
[1]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系统哲学视域下的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研究”(编号:19BYY225),在研(2019- );
[省部级]
[2]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编号:18YJC740036),已结题(2018-2020,免于鉴定);
[3] 2016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我国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研究”(编号:2016M600959),已结题(2016-2018);
[4]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学术语篇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研究”(编号:12YJC740047),已结题(2012-2016,免于鉴定);
[5] 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语学术语用能力研究”(编号:11YYC012),已结题(2011 -2015)。
[其他]
[6] 2021年度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衔接研究”(编号:ZB21BZ0327),在研(2021-2023);
[7] 第九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重点课题,“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编号:ZGWYJYJJ2018Z05),已结题(2018-2020,结题优秀);
[8] 2013年度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编号:2013JGYB040),已结题(2013-2016);
[9] 2011年度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文体学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1JGYB130),已结题(2011-2012);
[10] 2010年度江苏大学高级人才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语用能力发展研究”(编号:10JDG158),已结题(2010-2012)。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级]
[1]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系统哲学视域下的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研究”(编号:19BYY225),在研(2019- );
[省部级]
[2]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编号:18YJC740036),已结题(2018-2020,免于鉴定);
[3] 2016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我国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研究”(编号:2016M600959),已结题(2016-2018);
[4]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学术语篇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研究”(编号:12YJC740047),已结题(2012-2016,免于鉴定);
[5] 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语学术语用能力研究”(编号:11YYC012),已结题(2011 -2015)。
[其他]
[6] 2021年度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衔接研究”(编号:ZB21BZ0327),在研(2021-2023);
[7] 第九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重点课题,“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编号:ZGWYJYJJ2018Z05),已结题(2018-2020,结题优秀);
[8] 2013年度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编号:2013JGYB040),已结题(2013-2016);
[9] 2011年度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文体学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1JGYB130),已结题(2011-2012);
[10] 2010年度江苏大学高级人才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语用能力发展研究”(编号:10JDG158),已结题(2010-2012)。
学术论文
[1] 2021,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问题研究:外语教育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1:21-29。【第一作者;CSSCI】
[2] 2020,中外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6:806-817。【第一作者;CSSCI】
[3] 2019,语料库语用学研究的国际热点解析[J]。现代外语,1:122-133。【第一作者;CSSCI】
[4] 2019,试论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J]。中国外语,5:23-30。【第一作者;CSSCI】
[5] 2019,英语请求言语行为修饰语变异研究[J]。语用学研究,1:113-130。【第一作者】
[6] 2019,变异语用学视角下英美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6:12-18。【第二作者,所指导硕士生为第一作者】
[7] 2018,关于构建外语教育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7-14。【第一作者;CSSCI】
[8] 2018,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特点与趋势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1-8。【第一作者;CSSCI】
[9] 2018,系统工程视域下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架构及其特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4:3-8。【第一作者;CSSCI】
[10] 2018,英语学术语篇互动性研究——以第一人称代词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18-23。【第一作者;CSSCI扩展版】
[11] 2018,《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教学语用学》导读 [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独著】
[12] 2018,外语教育属于什么学科?——外语教育学构建的必要性及相关问题探析[J]。外语教学,1:44-49。【第二作者;CSSCI】
[13] 2018,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国际热点与趋势分析(2006-2017)[J]。外语教学,4:11-17。【第二作者;CSSCI】
[14] 2017,国内外语类核心刊物中语用学研究分析[J]。外国语文研究,1:102-115。【第一作者】
[15] 2017,论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5:732-742。【第二作者;CSSCI】
[16] 2017,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解析[J]。外语教学,1:1-5。【第二作者;CSSCI】
[17] 2017,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语法能力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外语,3:45-54。【第二作者;CSSCI】
[18] 2016,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语用知识输入与语用能力发展关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4:49-55。【第二作者;外语类核心】
[19] 2016,创建外语教育学学科时机已成熟[N]。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8日。【第二作者;国家权威报刊】
[20] 2016,“教学理论”“教学流派”和“教学方法”概念之辨[J]。中国外语,3:56-64。【第二作者;CSSCI】
[21] 2015,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7-12。【第二作者;CSSCI】
[22] 2013,英语专业学生习得会话增量语用功能研究[J]。外语教学,1:69-72。【第一作者;CSSCI】
[23] 2013,社会行为论:会话分析的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6:1-5。【第二作者;CSSCI】
[24] 2013,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的字幕翻译为例 [J]。中国翻译,3:105-109。【第二作者;CSSCI】
[25] 2012,英语会话增量现象的界定:问题与建议[J]。外国语,2:63-70。【独著;CSSCI】
[26] 2012,语用能力分析框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50-56。【第一作者;CSSCI】
[27] 2011,英语会话增量的语用功能研究[J]。现代外语,3:245-253。【独著;CSSCI】
[28] 2009,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119—124。【第一作者;CSSCI】
[29] 2007,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程度及其能力调查[J]。中国外语,6:35-41。【第一作者;CSSCI】
[30] 2007,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21-26。【第一作者;CSSCI】
专著
[1] 2017,《二语语用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2011,《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习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