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曾晓渝
浏览量:444   转发量:4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文学院
  • 所属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曾晓渝,1955年生于重庆。1982年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在西南师大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应邀赴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所、台湾师范大学等学术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

 

【主要兼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

汉语语音史  侗台语言研究 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

古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语方言学 上古音研究 汉藏语言调查分析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汉语语音史,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项目“汉语水语关系词的历史层次”(2000年),已结项

(2)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汉语侗台语关系研究”(2000),已结项。

(3)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汉语侗台语言接触类型及其机制研究”(2006),已结项。

(4)“985工程”子课题“侗台苗瑶语言里的汉借词系列个案研究”负责人(2006),已结项。

(5)“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当代中国语言接触研究”负责人(2008),已结项。

(6)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津、滇、黔、琼六百年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2011)。

(7)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史研究”(2014年)。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中原雅音〉就是〈中州音韵〉”质疑》 《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

《汉语水语复音形容词的历史比较研究》     《中国语文》1997年第5期

《见母的上古音值》                       《中国语文》2003年第2期

《论次清声母在汉语上古音系里的音类地位》 《中国语文》2007年第1期

《后汉三国梵汉对音所反映的送气声母问题》 《中国语文》2009年第4期

《天津话源流焦点问题再探讨》             《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

《从妙齐提碑文溯缅语声调之源》           《民族语文》2000年第2期

《高田壮语的声调演变》                   《民族语文》2001年第4期

《论水语声母s->h-的历史演变》            《民族语文》2002年第2期

《论壮傣、侗水语里古汉语借词的调类对应》 《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水语文字新探》(第一作者)             《民族语文》2004年第4期

《三江侗语中古汉语借词》                 《民族语文》2006年第4期

《从汉借词看侗台语言送气声母的发展》     《民族语文》2009年第2期

《论诶话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             《民族语文》2010年第2期

《回辉话的性质特点再探讨》               《民族语文》2011年第3期

《水语浊塞音声母的内部差异及演变》       《民族语文》2013年第2期

《基于<百夷译语>的傣语汉语历史语音研究》 《民族语文》2015年第1期

《六甲话两字组连续的韵律变调及其原因初探》《方言》2006年第4期

《〈西儒耳目资〉的调值拟测》             《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

《论水语里的近、现代汉语借词》           《语言研究》2003年第2期

《论壮汉语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           《语言研究》2009年第4期。

《从年龄差异看现代荔波话音变的成因》     《语言科学》2005年第2期

《语言接触的类型差距及语言质变现象的理论探讨》《语言科学》2012年第1期

《<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   《语言科学》2014年第4期

《明代南京官话性质考释》                       《语言科学》2016年第2期

《对〈中原音韵〉-m尾韵的一点认识》       《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

《<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1期 

《明代南京官话移民语言的历史演变类型差异解释》《语文研究》2015年第3期

 

【主要学术著作】

1994,《汉语水语关系词研究》, 重庆出版社

1996,《重庆方言词解》(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汉水词典》(第一作者,与姚福祥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语音历史探索——曾晓渝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汉语水语关系论》,商务印书馆

2010,《侗台苗瑶语言的汉借词研究》(主编、作者之一),商务印书馆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