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郭雪峰
浏览量:623   转发量:1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学工程
  • 邮箱 : jiacc@nankai.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4-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士

1998-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硕士

2001-2004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化学,博士

2004-200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

2008-2016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

2016至现在,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2020至现在,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现在程学院,教授(兼职)

       研究内容: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科学研究,发展了单分子器件制备的突破性方法,解决了单分子器件制备难、稳定性差的核心挑战;构建了世界首例全可逆的最小单分子开关器件,掀起了单分子电子器件的研究热潮;发展了单分子电学实时检测新技术,开拓了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新领域。发表包括Science、Nature/Science子刊在内的SCI论文270余篇,被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等杂志和媒体作为亮点报道50余次。申请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件、出版专著4本。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首届科学探索奖等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项目、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

       利用单分子来构建功能光电子器件不仅有望满足器件的微小化乃至高度集成的需求,也可以为研究材料在分子水平上的本征物理化学现象和规律提供关键技术,是未来分子光电子器件研发的科学基础。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发展单分子器件的原子精准制造与集成技术,融合超快、超冷、可视化等先进手段发展具有超高时空分辨率多模态单分子物性综合测量技术。利用以上单分子器件平台和尖端表征技术,一方面重点揭示单分子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量子效应,构建原型单分子功能器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展与CMOS兼容的颠覆性单分子芯片集成技术,另一方面与物理、化学、生物及材料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以精准描绘物质转换和生命活动中单分子行为的时空过程为科学目标,发展单分子谱学方法,揭示化学反应和生命现象的演变规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展新一代精准分子诊断和单分子测序技术,形成单分子交叉科学新的增长点和科技突破口。

研究领域和兴趣:

1. 单分子物理与化学

2. 单分子光电子学

3. 单分子生物物理

4. 单分子化学反应动力学

5. 单分子测序技术

6. 有机/柔性电子学

此外,单分子科学研究团队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完备的实验条件和充足的科研经费,重视学生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大家自由发挥,锐意进取,铸就辉煌。提供本科生进入实验室锻炼的机会,有兴趣的同学可与课题组老师联系。欢迎电子、光学、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课题组常年招收博士后和科研助理。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纳米科技与超快交叉研究,光电子学,分子电子学,单分子科学,量子技术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222111


项目情况

科研项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2022YFE0128700, 单分子化学反应的机制研究及其调控, 2023-01至 2025-12, 200万元, 在研

(2)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项目,BNLMS-CXXM-202407,单分子器件的原子级精准制备及规模化,2024-07至2029-06,450万元,在研,主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2023YFF1205803,电学-光学联用单分子蛋白质测序,2024-12至2027-11,300万元,在研,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专项项目, 22150013, 突破摩尔定律的新型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研制, 2022-01至2024-12, 300万元, 已结题, 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点项目, 21933001, 单分子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原位精准测量, 2020-01至2024-12-31, 300万元, 已结题, 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21727806, 超高时空分辨率的光电联用生物检测一体化装置, 2018-01至2022-12, 735万元, 已结题, 主持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重点研发计划, 2017YFA0204900, 单分子器件的精准制备和原位高灵敏测量技术, 2017-07至2022-06, 2823万元, 已结题, 主持

(8)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点项目, Z181100004418003, 单分子光电开关原型器件研制, 2018-01 至 2019-12, 500万元, 已结题, 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1225311,分子电子器件中的界面科学问题,2013.1-2016.12,280万,已结题,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20833001,多功能分子电子器件的设计、微纳加工和应用研究, 2009.1-2012.12,200万,已结题,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1373014,分子开关器件的设计、构筑和性能研究,2014.1-2017.12,84万,已结题,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培育项目,91333102,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的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2014.1-2016.12,91万,已结题,主持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0873004,单分子器件的开关效应基础研究, 2009.1-2011.12,40万,已结题,主持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计划,2012CB921404,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量子现象及调控,2012.1-2016.12,650万,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863计划,2008AA062503,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和控制技术,2009.1-2011.12,60万,已结题,骨干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计划,2009CB623700,基于电子与探针显微术的原位生长,2009.1-2013.12,60万,已结题,骨干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2022YFE0128700, 单分子化学反应的机制研究及其调控, 2023-01至 2025-12, 200万元, 在研

(2)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项目,BNLMS-CXXM-202407,单分子器件的原子级精准制备及规模化,2024-07至2029-06,450万元,在研,主持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2023YFF1205803,电学-光学联用单分子蛋白质测序,2024-12至2027-11,300万元,在研,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专项项目,22150013, 突破摩尔定律的新型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研制, 2022-01至2024-12, 300万元, 已结题, 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点项目,21933001, 单分子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原位精准测量, 2020-01至2024-12-31, 300万元, 已结题, 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21727806, 超高时空分辨率的光电联用生物检测一体化装置,2018-01至2022-12, 735万元,已结题, 主持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重点研发计划, 2017YFA0204900, 单分子器件的精准制备和原位高灵敏测量技术, 2017-07至2022-06, 2823万元, 已结题, 主持

(8)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点项目,Z181100004418003, 单分子光电开关原型器件研制,2018-01 至 2019-12, 500万元,已结题, 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1225311,分子电子器件中的界面科学问题,2013.1-2016.12,280万,已结题,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20833001,多功能分子电子器件的设计、微纳加工和应用研究, 2009.1-2012.12,200万,已结题,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1373014,分子开关器件的设计、构筑和性能研究,2014.1-2017.12,84万,已结题,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培育项目,91333102,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的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2014.1-2016.12,91万,已结题,主持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0873004,单分子器件的开关效应基础研究, 2009.1-2011.12,40万,已结题,主持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计划,2012CB921404,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量子现象及调控,2012.1-2016.12,650万,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863计划,2008AA062503,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和控制技术,2009.1-2011.12,60万,已结题,骨干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973计划,2009CB623700,基于电子与探针显微术的原位生长,2009.1-2013.12,60万,已结题,骨干


研究成果

荣誉和奖励:

[1] 郭雪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 (郭雪峰)

[1] 郭雪峰;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23 (郭雪峰)

[1] 郭雪峰;中国化学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2020 (郭雪峰)

[2] 郭雪峰;腾讯基金会, 科学探索奖,2019 (郭雪峰).

[3] 郭雪峰;高灵敏功能分子电子器件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 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2017 (第一完成人)

[4] 郭雪峰;研制出首个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 科技部,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6

[5] 郭雪峰;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 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6

[6] 郭雪峰;响应性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2015 (第三完成人)

[7] 郭雪峰;药明康德基金会,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2015

[8] 郭雪峰;日本化学会, 杰出讲席奖, 2014

[9] 郭雪峰;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0

10篇代表性论文

[1] Chuancheng Jia, Agostino Migliore, Na Xin, Shaoyun Huang, Jinying Wang, Qi Yang, Shuopei Wang, Hongliang Chen, Duoming Wang, Boyong Feng, Zhirong Liu, Guangyu Zhang, Da-Hui Qu, He Tian, Mark A. Ratner, H. Q. Xu*, Abraham Nitzan* and Xuefeng Guo*, Covalently-bonded Single Molecule Junctions with Stable and Reversible Photoswitched Conductivity, Science 2016352, 1443. Highlighted by Science (a perspective article; Science 2016352, 1394),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Chemistry World, and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 Caiyao Yang, Zhongxin Chen†, Cuiju Yu†, Jiawen Cao, Guojun Ke, Weiya Zhu, Weixuan Liang, Jiaxing Huang, Wanqing Cai, Chinmoy Saha, Md Abdus Sabuj, Neeraj Rai, Xingxing Li*, Jinlong Yang, Yuan Li*, Fei Huang*, and Xuefeng Guo*, Regulation of Quantum Spin Conversions in a Single Molecular Radical, NatNanotechnol. 202419, 978.

[3] Yilin Guo, Chen Yang, Lei Zhang, Yujie Hu, Jie Hao, Chuancheng Jia, Yang Yang, Yan Xu, Xingxing Li, Fanyang Mo*, Yanwei Li*, Kendall N. Houk*, and Xuefeng Guo*, Full On-Device Manipulation of Olefin Metathesis for Precise Manufacturing, Nat. Nanotechnol. 2024.

[4] Chen Yang, Caiyao Yang, Yilin Guo, Jianfei Feng, and Xuefeng Guo*, Graphene-Molecule-Graphene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to Detect Electronic Reactions at Molecular Scale, Nat. Protoc. 2023

[5] Chen Yang, Yanwei Li, Shuyao Zhou, Yilin Guo, Chuancheng Jia, Zhirong Liu, Kendall N. Houk*, Yonatan Dubi*, and Xuefeng Guo*, Real-time monitoring of reaction stereochemistry through single-molecule observations of chirality-induced spin selectivity,Nat. Chem. 202315, 972. 

[6] Chen Yang, Lei Zhang, Chenxi Lu, Shuyao Zhou, Xingxing Li, Yanwei Li, Yang Yang, Yu Li, Zhirong Liu, Jinlong Yang, K. N. Houk*, Fanyang Mo*, and Xuefeng Guo*, Unveiling the Full Reaction Path of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in a Single-Molecule Junction, Nat. Nanotechnol. 202116, 1214.

[7] Na Xin, Jianxin Guan, Chenguang Zhou, Xinjiani Chen, Chunhui Gu, Yu Li, Mark A. Ratner, Abraham Nitzan, J. Fraser Stoddart*, and Xuefeng Guo*, Concepts in th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of Single-Molecule Electronic Devices, Nat. Rev. Phys. 2019,211.

[8] Weilin Hu, Mingyao Li, Wan Xiong†, Shuyao Zhou, Qi Zou*, Jing-Tao Lü*, He Tian, and Xuefeng Guo*, Real-Time Direct Monitoring of Chirality Fixation and Recognition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J. Am. Chem. Soc. 2024146, 17765.

[9] Xin Zhu, Hongliang Chen*, Jinying Wang, Agostino Migliore, Xingxing Li, Yanwei Li, Boyu Wang, Chen Yang, Yang Jiao, Jiawen Cao, Caiyao Yang, Chunyan Gao, Suhang He, Kendall N. Houk, Jinlong Yang,* J. Fraser Stoddart,* Chuancheng Jia,* and Xuefeng Guo*, Single-electron catalysis of reversible cycloadditions under nanoconfinement, J. Am. Chem. Soc. 2025125, 223.

[10] Xuefeng Guo, Joshua P. Small, Jennifer E. Klare, Yiliang Wang, Iris Tam, Meninder S. Purewal, Byung Hee Hong, Robert Caldwell, Limin Huang, Stephen O’Brien, Jiaming Yan, Ronald Breslow, Shalom J. Wind, James Hone, Philip Kim* and Colin Nuckolls*, Covalently Bridging Gaps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Conducting Molecules, Science 2006311, 356. “Nanotube Hookup”, highlight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April, 2006.

更新成果见网站:

https://www.chem.pku.edu.cn/guoxf/index.htm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